今天有個家長問了我這個問題,是挺典型的,值得在這和大家分享。 自閉症的孩子喜歡與成年人互動,不愛與小朋友互動,原因最明顯不過,因為與小孩子在一起太缺乏安全感了,一會過來拿你的玩具,一起又大聲笑或者叫。 我們的孩子招架不了。 我有一個高功能自閉症青年個案, 他自小就很怕BB,每逢BB一哭他就覺得很不知所措, 聰明的他肯定不願承認是自己弱,只會抱怨人家煩。
社交十分要求互動協調 (co-regulation)的狀態。 就是基於持續的相互關注,在互諒互讓的情況下,才能夠讓雙方願意玩下去。 不要單看自己孩子願不願與別人玩,也要看孩子自己有沒有吸引力,讓同伴選上了他。 所以,家長要先撫心自問,孩子與你互動時,他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嗎?如果還是有點勉強,那麼他在早期的目標,仍需要大量地和你互動,通過你引導的過程作出修正。 NT的孩子在二三歳前,主要互動的物件也是成年人。 下一步才有能順利過渡到同伴身上。 因為同伴不會像成年人般去遷就他,如孩子自己反應又怪又慢,同伴也看不上他,不願意與他交往了。
孩子不願意回答別人,有幾個原因:1. 他不想回答(例:一些負面的經歷或評價,他們會逃避,不想面對。 所以,家長自己也要先作出分享的榜樣,讓孩子不會將負面經歷等於是自己不好不乖,不願意講;2.他反應慢,因為他要時間去想,所以,要教他先請同伴等一等,我要想一想,3.他不清楚對方的問題,家長要教他分辦,如果問題是有一部份不清楚「你喜歡食山竹嗎?」就是不知道"山竹"是什麼,孩子可以反問對方「什麼是山竹?」若對方解釋了,他還是沒法回答。 ,他要說「我不知道,我沒有食過。 」但自閉症孩子還有一個問題,他不願意說「不」這可以說是另一個學問了。
這位家長的孩子對小朋友是好奇的,只是一下放手讓他與小朋友直接互動,由於缺乏技巧,才不願意。 家長可以先安排他與另一位成熟一點的小朋友呆在一起,但仍是由家長帶動的行平遊戲,例:兩小朋友跟著家長做手工,下棋,聽故事;孩子其實都是在與家長互動,只是要習慣多一個小朋友在一起,而媽媽在開始時先關注自己的孩子,之後才關注小朋友。 減少孩子的防衛機制。